南林校徽上的水杉叶
作者:金昊
图片1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贵为“活化石”和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却表现得十分“亲民”,这个比熊猫还古老的物种,虽然自然更新能力比较弱,但是适应性强,喜光喜湿生长快,广泛被人工栽植于北京以南各地,国外也多有引种。在南林校园里,几乎随处可见水杉的身影,地球仪雕塑两侧和体育馆前的大道上均有栽植。水杉干形挺拔通直,春天生出新叶时青翠欲滴,形态和触感都像极了轻柔的羽毛,体态阳刚而气质柔美;深秋时节,叶色转为赭红色,连片的水杉实为壮观,南林的水杉虽不能连成片,但也可算得上一处景观,不认识水杉的小伙伴们现在抓紧啦,秋季的水杉远远地就能辨认出来啦!
图片2
水杉在衫科家族中独树一帜,其他杉科植物叶片均是互生,而水杉仗着自己岁数大,小枝和叶偏偏均为对生,值得一提的是,水杉的叶片是条形的,在小枝上排成两列,成羽状,且小枝和叶片同生同落,常被人误以为是羽状复叶。秋冬季节常常“妖风四起”,许多小伙伴抱怨被落叶打得脸疼,这是当然——你同时被几十片水杉叶砸到了!
图片3
水杉的发现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也许都能写成小说。1941年,干铎先生于川鄂交界的磨刀溪(后改隶湖北利川县)旁,发现被当地人称为“水桫”的古树,素来治学严谨的干教授意欲弄清此树属种,无奈时值落叶季节,只能拾取枝叶,抱憾而归;两年后,1943年,王战先生采集到“水桫”标本,可惜错误鉴定为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同为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1945年,郑万钧先生得以见到不完整的水杉标本,当即认定这是介于杉科和柏科之间的新属、新种,后与胡先骕先生共同探讨,查对出其属于之前只有化石记录的Metasequoia属,并正确发表,自此,水杉正式为世人所知,也被冠以了“活化石”这个称号。
图片4
细细数来,郑万钧、干铎两位先生曾先后在中央大学森林系担任主任,而中央大学森林系便是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加上水杉的发现在当时是轰动世界植物学界的大事,南林当然引以为荣,毕竟这是老一辈科学家们的丰功伟绩。自那以后,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水杉的研究、保护和繁殖,水杉从川鄂边界几片狭小的天然林,扩展到了今天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繁盛,这值得南林人也值得中国人自豪。然而,相比之下,水杉的野生种群却分布狭窄,保护工作令人担忧,愿脆弱的野生水杉能在人类的呵护下繁衍生息,也不枉她为我们带来跨越千万年的美丽。
图片5
嗯,诚朴雄伟,树木树人,以后谁再和我说校徽上有麦穗,我就……我就让他看这篇文章!
校徽
△ 以上图片资料来源于新浪博客“小数码植物摄影”、金昊以及其他网络来源,文字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本图文内容仅作介绍、展示、学习之用,请勿用作商业用途。